- 农业环境监测使用手册(农业环境检测)
- 2024-06-11
绿色蔬菜大棚里面怎么才能监控到二氧化碳的浓度呢?
1、小主机或GPRS集中器 小主机:可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通过以GPRS数据流量方式上传到监控平台。同时小主机还具有液晶显示屏,带有14万条数据存储和短信报警的功能,可以向相关责任人发送报警短信(最多发送5人),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及时处理。一台小主机可以同步管理32台485设备。
2、调控棚内气体:一是补充二氧化碳(CO2);二是防止毒气的积累。二氧化碳是西瓜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为0.03%。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夜间较白天高,日出后开始降低,以傍晚最低。当外界温度适合时,可通过打开通风口换气补充棚内二氧化碳的不足。
3、增施有机肥:向大棚内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有机肥不仅可以为作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且它含有的有机物在被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合理放风: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每天放3次风,以便让棚外的二氧化碳进入棚内,同时还能达到除湿的效果。
4、①夜里蔬菜呼出CO2棚内CO2含量增加;白天蔬菜进行光合作用,CO2含量很快减少,导致在封闭的大棚内,CO2含量低于室外,以至于不能满足蔬菜生长需要。
5、傍晚前后,随着茄子光合作用的停止,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回升,整个夜间持续增加。所以,总体而言,棚内二氧化碳气体是茄子最需要时严重不足,而茄子不需要时稍高。棚内氨气主要来自于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化肥和有机肥,尤其是施肥过量或土壤干旱时,肥料遇到棚内高温会产生大量氨气灼伤蔬菜。
6、保护地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主要是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的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来掌握的。一般上午当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到800毫升/米3以下时就应开始施肥。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法律分析: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监测与分析方法和监督管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水质监督管理。
2、灌溉量:水田800方/亩年,旱田300方/亩年。二类是指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作为农业用水的补充水源,而实行清污混灌沦灌的灌区。其用量不超过一类的一半。
3、国家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监测与分析方法和监督管理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以地表水、地下水作为农田灌溉水源的水质监督管理。
4、本标准规定了农田灌溉水质要求、监测和分析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全国以地表水、地下水和处理后的养殖业废水及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的工业废水作为水源的农田灌溉用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5、水质标准法 为了保护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颁布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48-92),见表9-10,它是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的依据,是现行的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
农业遥感主要监测什么
农业遥感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其他地面监测手段,对农业生产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 主要监测指标包括植被生长情况,通过多光谱遥感技术获得植被指数、覆盖度和绿度等信息。 农业遥感可以及时了解农作物生产情况,如产量和品质,从而指导优化农业生产。
在农业遥感中,主要监测的是植被生长情况。通过卫星的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得植被的信息,比如植被指数、覆盖度、绿度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植物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生长状态和植物状况。通过对植被生长情况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到各地农作物的生产情况,如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等信息,从而指导优化农业生产。
利用遥感对作物进行监测,包括农作物面积、长势情况、产量估算、土壤墒情、病虫害等作物信息监测。作物种植面积监测 不同作物在遥感影像上呈现不同的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信息,利用信息提取的方法,可以将作物种植区域提取出来,从而得到作物种植面积和种植区域。